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年08月31日 09:3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全会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的说明以及在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之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掌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文着重就《决定》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归纳、梳理和阐释、解读。

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什么重大意义呢?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拉长时间段,用历史的眼光,将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作一个关键节点的回望。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有这样几个节点令人瞩目、十分重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关键词是“改革”;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这个时期的一个关键词是“全面深化改革”;这次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党的这三次三中全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都是划时代的,都在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毫无疑问,也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实现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前景光明,任重道远。历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把改革进行到底!《决定》在论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时,提出了“三个面对”“六个必然要求”。“三个面对”就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为什么?《决定》深刻分析了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凸显了形势催人逼人,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后《决定》阐述了“六个必然要求”,深刻回答了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决定》指出,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决定》从制度建设、发展理念、价值立场、风险挑战、大国担当、党的建设等方面多角度阐述和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战略高度;既有历史深度,又有世界广度。如果我们对其重大意义再作一个凝练的概括,就是一句话: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行动的指南。指导思想犹如一个人的大脑和灵魂。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指导思想,一个重大的行动、一个重要的规划也必须有自己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决定》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这一段话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它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旗帜、前进方向、政治立场、发展理念、总基调、总要求、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工作重点、实践途径等,都是宏观的、管总的、管大的、管根本的东西。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好这一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坚持好这一指导思想,任何时候不偏移、不动摇,发挥好指导思想的“定海神针”和“导航仪”的作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改革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比如,提出“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再比如,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比如,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改、为谁改、怎么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魂。

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总目标是行动的目的地。总目标是系统和系列,由众多目标组合和集成。总目标是在实践基础上主观能动预设的,有时间节点,有步骤要求。《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后者在两处增加了两个副词,一处是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前增加了“继续”两个字,一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前增加了“进一步”三个字。《决定》依据党的十九大谋划和党的二十大重申的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相配合,确定了改革的总目标,这就是: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实现总目标,分目标要聚集7个重点:一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上,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上,要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三是在文化体制改革上,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是在社会体制改革上,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五是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六是在国家安全体制改革上,要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七是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上,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总目标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规定了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

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

重大原则是方法论,是解决问题的“桥”和“船”。重大原则来自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又要再回到实践中去,对实践继续起指导作用。《决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以下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决定》概括总结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遵循的“六个坚持”原则,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对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贯彻好“六个坚持”原则,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导向,以坚持守正创新为基本原则,以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为重要要求,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有效途径,以坚持系统观念为科学方法,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

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重大举措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改革任务与重大举措是同质同向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决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对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和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领域,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家安全体制、国防和军队领域等的改革。总起来讲,就是5+2即7个方面或领域的改革。重大举措绘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清单和“施工图”。

《决定》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决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决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决定》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决定》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决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

《决定》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要完善人民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深化跨军地改革。

《决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个方面所强调的内容是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根本保证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是风雨袭来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改革、实行改革、推进改革,惟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才能取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领导改革,中国共产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不断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对进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决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决定》的最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伟大号召,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行动纲领也已制定,乘三中全会劲吹的东风,光明的前景一定可期!(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上一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里程碑意义

下一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

关闭